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简介

学校简介

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。学校成立于2001年,前身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,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,并更名为贵阳人文科技学院。办学二十余年来,学校始终扎根贵州大地,累计培养毕业生4万余人,逐步形成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办学模式。目前,学校有两个校区,花溪校区坐落于被誉为“高原明珠”的贵阳市花溪区,大学城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,校园环境优美,文化底蕴深厚,是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。  

学校占地面积700余亩,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,图书馆藏书160余万册,建有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环境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40人,教职工900余人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1.7%,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3%。近年来,学校大力引进博士和银龄教师,持续优化师资结构,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 

学校设有法学院、经济与管理学院、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、建筑工程学院、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、体育与艺术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创新创业学院9个教学单位,开设44个本科专业,涵盖文学、工学、法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理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、农学等多学科领域。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动态调整优化,积极探索新文科、新工科、新农科建设,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、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。  

学校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,以应用为导向,以创新为驱动”的办学理念,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,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2019年,“银凤钗头”项目团队斩获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,实现了贵州省在该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。近三年,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21项、省级奖项560项,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%以上,考研升学率位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。  

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,学校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,在人文社科领域成果丰硕,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,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。学校在文化遗产保护、乡村振兴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,连续9年发布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》,是贵州省唯一跻身“全国民办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竞争力30强”的高校,科研成果转化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。  

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,拥有48个学生社团,定期举办“校长沙龙”“望星音乐思政课”等品牌活动,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。同时,学校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,与暨南大学、西南大学等国内高校,以及马来亚大学、泰国兰塔纳皇家理工大学等2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。2024年,学校获批教育部“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”,并连续承办两届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核心项目,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。  

面向未来,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秉承“修身、自信、乐学、笃行”的校训,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,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为新时代贵州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  

(数据截至2025年7月)